示范课课程设计:莫小白的水怪日记起名的文化
学科:语文
年级:小学五年级
课程主要内容:探讨《莫小白的水怪日记》中水怪的命名文化,理解命名背后的意义,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与创意思维。
1. 导入环节(10分钟)
通过提问引入课堂主题。
- 问学生:“你们知道水怪的名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?”
- 播放《莫小白的水怪日记》的短片片段,让学生对水怪有初步的印象。

2. 知识讲授(15分钟)
结合文本内容,教师讲解水怪名称的文化背景及命名技巧。
- 分析“水怪”命名的由来,如地域文化、物种特征等。
-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文化中关于水怪的命名习惯。
3. 小组讨论(15分钟)
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,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水怪名称并分析其可能的意义。
- 教师巡回指导,促进各组间的互动与交流。
-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,给予积极的反馈。
4. 创意命名活动(15分钟)
每位学生选择一个水怪,给其起一个新名字,并简要说明命名的理由。
-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命名及背后的思考,增强表达能力。
-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,鼓励有创意的观点。
5. 总结与反思(5分钟)
教师总结课程内容,强调水怪命名的文化意义,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。
通过分组讨论与创意命名活动,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,增强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。教师在活动结束时邀请学生分享个人感受,促进大家彼此间的尊重与理解。
- 《莫小白的水怪日记》相关文本资料。
-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。
- 纸张与笔,供学生进行命名活动使用。